站内搜索:
《人民调解》2025年第10期新刊导读
调解是扎根中国土壤的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是新时代“枫桥经验”最鲜活的基层实践。长期以来,各地司法行政机关、人民调解组织立足地方实际、聚焦群众需求,从地域文化、行业特点中提炼优势,创新探索具有地方特色的调解模式,更是为基层社会治理注入了“中国智慧”与“本土方案”。各地特色调解模式以专业化、精细化服务有效化解矛盾纠纷,使调解温度更加浸润人心,使基层治理成效更加惠及群众。敬请关注本期“发展特色调解 擦亮调解品牌”专题。
近年来,四川省攀枝花市司法局主动扛起“和谐护航者”责任,深耕人民调解工作,积极应对共富深层改革中因利益格局重塑引发的矛盾多发难解挑战,不断强组织、强队伍、强服务,为共富试验区建设注入解纷争、护公平、优治理、促发展的新动能。请看本期经验交流文章《以人民调解之力 护航共同富裕》。
为解决基层调解工作中存在的经验传承断层、人才梯队失衡、专业能力薄弱等现实难题,“枫桥经验”发源地——浙江省诸暨市司法局聚焦痛点、主动破局,创新构建“老杨带小杨”调解人才培养体系,通过严格遴选、精准施教、实战实用,持续放大“全国人民调解专家”杨光照等一批“老杨”的示范引领优势,发挥中青年调解人才“大杨”的骨干作用,带动年轻调解人才“小杨”加速成长,成功探索出一条具有地方特色和推广价值的基层调解人才培养新路径。敬请关注本期《“老杨带小杨” 薪火相传培育调解尖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