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静安区全面推进商务楼宇人民调解工作
为随时发现化解纠纷嵌入“雷达”

发布时间:2021-08-02 09:08  浏览次数:8651    来源:法制日报


“我虽然因上班玩游戏被解雇,但不能扣我工资啊!”

“公司有制度,扣工资是有依据的!”

诸如此类发生在商务楼宇里的矛盾纠纷已经成为一种新常态,静安区是上海市中心城区的核心区,楼宇经济特色显著,如何有效化解商务楼宇里错综复杂的矛盾纠纷,成为考验当地法治建设水平的一个风向标。

近日,静安区专门召开商务楼宇人民调解工作推进会,就商务楼宇人民调解组织建设、纠纷摸排、法治宣传以及矛盾调处等工作作出部署。

嵌入解纷“雷达”

早在2007年,静安寺街道率先在紫安大厦和聚安大厦试点建立商务楼宇人民调解委员会,并取得初步进展。2008年,静安区为有效化解商务楼宇里的矛盾纠纷,在各街道全面推进商务楼宇人民调解工作。

十几年间,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楼宇矛盾纠纷也发生根本性变化,楼宇调解的工作方式和载体机制也不断随之创新,各项工作取得长足发展。

2020年10月起,天目西路街道依托党建中心,在商务楼宇内设立“午间一小时”楼宇白领专场法律咨询活动,并借此排摸楼宇纠纷,及时答疑解惑和化解矛盾;今年7月2日,静安区首个庙宇“双员双师”工作点——静安寺工作点揭牌,通过“佛学+心理学”为楼宇白领提供了一个放松减压平台;今年以来,石门二路街道依托企业服务中心,建立楼宇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为辖区内楼宇企业和白领提供法律咨询、纠纷调解、法治宣传等服务。

记者在石门二路街道走访了解到,这里先后在辖区商务楼宇建立了10个调解委员会。每个调委会由5至9名成员组成,一般由商务楼宇物业管理方、楼宇内较具影响力的商住户经营代表、人事代表以及特聘的专业人士或人民调解志愿者组成。

“有需求才有创新,推进商务楼宇人民调解工作的初心与驱动力源于楼宇经济健康发展的内在需求。为此我们根据楼宇矛盾纠纷的变化设立了不同的精确的‘靶标’,为随时发现和化解楼宇纠纷嵌入了‘雷达’。”静安区司法局二级调研员吴群说。

融入日常生活

“法治不仅是一种社会秩序,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对于商务楼宇中的商户来说,通过人民调解进楼宇,培养他们的市场主体法治思维,树立守法经营的方式理念,从而打造良好的法治化营商环境。”石门二路街道党工委书记可晓林说。

为此,石门二路街道创造性地打造线上“法治下午茶”,利用楼宇白领片段化时间,寻找他们最关心的主题开展线上法治宣讲视频直播,线下则举办驻点法律咨询和专题法治讲座,同时对辖区内小微企业及时开展“法治体检”,查摆问题,列出清单,开展精准化法律服务。

据了解,在静安区利用楼宇法治建设优化营商环境已经成为常态,各街道纷纷根据自身实际,创新各种载体和机制,盘活楼宇法治资源、做优公共法律服务,将依法治理融入楼宇日常生活。

去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众多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为回应企业与商务楼宇工作人员等关切的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热点法律问题,各街道利用有限资源服务无限需求,纷纷组织律师和法律服务志愿者“坐堂问诊”,为更多企业和群众提供法律指导,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商务楼宇人员构成复杂、纠纷类型繁多,解决纠纷和法治宣传必须双管齐下,既要‘面对面’又能‘键对键’,只有在关键时刻给关键的人群解决关键的问题或送去关键的法律服务,才能让法治真正融入他们的日常生活。”吴群说。

护航经济发展

商务楼宇作为经济发展的前沿阵地,少不了专业性、行业性的法治保障,矛盾调处不仅是商务楼宇调解的核心工作,也是护航经济发展的一定心丸。

在这次召开的工作推进会上,静安区要求有针对性地建立商务楼宇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实行矛盾纠纷预防调处责任制度,尽量将矛盾纠纷控制化解在楼宇,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控制、及时疏导、及时化解,确保矛盾纠纷不出楼宇。

多元化楼宇纠纷解决机制要求商务楼宇人民调解组织和居委人民调解组织以及消保委、劳动协会、医患、物业等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实行联动,无缝对接。

近年来,很多楼宇调委会与警方合作建立非警务警情调度系统,及时处理反馈的非警务警情案件,同时与市场监管部门联动建立消费纠纷化解机制、化妆品食药品安全案件联合处理机制等,并借助与专业性、行业性调解组织联动,进一步拓展楼宇调解的领域和视野,工作效能得到大幅提升。

“调解进楼宇是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创新之举,与超大城市实现精细化治理水土相服,我们坚持以点带面、点面结合,全面建成商务楼宇矛盾纠纷预防化解的坚强防线,护航区域经济发展,为打造更高质量的‘平安建设’‘法治建设’贡献力量。”静安区司法局党委书记、局长吕忆农说。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余东明  法治日报实习生 汪嘉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