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3994个人民调解委员夯实平安根基

发布时间:2025-10-11 09:21  浏览次数:56    来源:宁夏日报 记者:马忠

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同心县韦州镇,村民李兵父子因卖车款分配问题闹得不可开交。然而他们既没打官司也没上访,而是走进了镇司法所。经过调解员三轮情法交融的调解,父子俩不仅厘清了4万元购车款的归属,更找回了失落的亲情。这场发生在寻常人家的和解,正是宁夏“塞上枫桥”调解体系在基层绽放的生动缩影。

“现在邻里有纠纷闹矛盾,大家都要找人民调解。”5年来,宁夏已建成3994个人民调解委员会,年均调解成功率高达96.9%,成功调解18万件纠纷,筑牢了平安宁夏的法治根基。

“一分钟调解圈”正成为基层治理的新风景。宁夏构建起“县级为枢纽、乡级为支点、村级为基础”的调解网络,将调解组织延伸至城乡末梢。如今,86%的乡镇(街道)建成“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调解中心,通过规范化的受理、流转、调处流程,实现矛盾纠纷“多元导入、一体受理”。

行业调解的专业化布局同样令人瞩目。从医患纠纷到劳资争议,从物业矛盾到消费维权,宁夏将调解拓展至23个民生领域,建成662个行业专业调委会。

184个“百姓说理评事点”、141个以调解能手命名的个人品牌调解室扎根基层。“小燕调解室”“王叔说理评事点”等品牌,让“身边人调身边事”成为新常态。截至目前,宁夏已有16个调解组织获评“全国模范”,36名调解员荣获全国表彰,“七一勋章”获得者王兰花等先进典型,成为“塞上枫桥”最鲜活的名片。

“矛盾刚冒头就被发现,还没激化就被化解,这才是最管用的治理。”平罗县司法局崇岗司法所所长李哲的话道出了宁夏矛盾化解的核心逻辑。依托近6000名治安保卫员队伍,联合退役军人、妇联执委等群防群治力量,宁夏构建起“县、乡、村、网格”四级联动网络,让矛盾排查有了“千里眼”“顺风耳”。石嘴山的医疗纠纷“调赔结合”、固原的“1+1+3”基层法治经验、中卫的“地面有网格、空中有监控”防控模式,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一揽子解决”方案。

“调解得有专业能力,得有保障机制。”通过打造专职、兼职、金牌调解员、志愿者、信息员“五支队伍”,目前全区调解员总数达21577人,专职调解员占比21.2%。

与此同时,用制度保障破解长期困扰调解工作的难题。《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调解条例》的修订让调解工作有法可依,“以案定补”机制则按每件50—2300元不等的标准发放补贴 ,各级财政每年落实保障资金超1000万元,极大地鼓舞广大调解员的积极性。

 如今的“塞上枫桥”,正以其独特的魅力,绘就一幅幅和谐生动的民生画卷。在这里,调解不仅是纠纷化解,而成为凝聚人心、传承美德、普及法治的温暖力量,书写着新时代基层治理的宁夏答卷。

                                 

  原稿编辑:杨晓秋

                                     本网编辑:周  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