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堵围墙生事端 耐心调解谱新篇

发布时间:2009-02-17 00:00  浏览次数:13529    来源:

安徽省淮南市山王镇的某村地处淮水之滨,背靠八公山,这里山峦叠嶂、民风淳朴。炎炎夏日,那芳香四溢的山花、绿油油的庄稼和山脚下静卧着的密密麻麻的房子,到处洋溢着新农村安宁祥和的气息。但是,该村某村民组刘姓和张姓人家因修建围墙而引发的一场纷争,导致两个家族之间剑拔弩张、气氛紧张,打乱了小山村昔日的宁静,使得村里的空气一时间似乎也紧张起来……
村民刘某和张某均系某村民组的村民,两家世代居住在这片山脚下,倒也相安无事。刘某和张某因为是邻居,平日里彼此之间也经常串串门,在一起打打牌,你来我往,关系一直尚好。然而,这种良好的关系却因为修建院墙的缘故而破裂,两家人形同陌路。
刘某因建新房而修建了一堵围墙,这在农村原本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但是邻居张某却出人意料地把刘某在建的围墙给推倒了,理由是刘某修的围墙占了自己家的地,更重要的是破坏了自己家原本极好的风水。刘某自然不服,认为自己并没有占了刘某的地,而风水之说更是无稽之谈。在找到张某几番理论未果之后,刘某于是再次将围墙续建起来。可令他意想不到的是张某竟然再次把围墙给推倒了,并扬言,如刘某再建的话,将同本组人一道,狠狠“治”他。张某无正当职业,平时游手好闲,为人骄横,不讲道理。正因如此,在第一次围墙被张某推倒之后,平日里胆小怕事的刘某一家人敢怒不敢言,为息事宁人,只好自认吃亏。但是当围墙再一次被推倒之后,刘某几日来的屈辱与愤怒彻底地爆发了,这不是明摆着欺负人吗?是可忍孰不可忍,愤怒使刘某失去了理智。当天晚上,刘某秘密召集自己的兄弟、家人开了一个紧急会议,商量着如何对付张某。刘某及其族人被仇恨的怒火冲昏了头脑,决定第二天狠狠地教训张某一下,不打死也要打残,这样才能发泄心中的愤怒,挽回受到的侮辱。眼看着一场血案即将发生。
就在准备动手前的那天夜里,刘某在床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睡,已经逐渐清醒下来的他把整件事情从头到尾又想了一遍。他清楚地意识到,这样做的后果将给两家都带来灾难性的打击……经过一夜的深思熟虑,刘某决定向党组织和政府求助。次日天刚亮,刘某就径直悄悄地来到了淮南市司法局,把事情做了说明。局主要领导听了情况介绍,随即感到了事态的严重性,便立即要求八公山区司法局及山王司法所一定要迅速妥善处理此事,防止“民转刑”。山王镇司法所、镇调委会在接到指令后,立即同镇领导火速赶往该村,邀村调委会一起,紧急联系当事人并赶到刘某和张某的家中,防止事态进一步扩大。同时与刘某进行沟通,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他相信法律,不要因为一时冲动害人害己。经镇领导、山王镇调委会和村调委会的共同努力,在做了大量的工作之后,事态终于得到了有效控制。但是,要想最终化解矛盾,要做的工作还很多。
淮北大地,夏季的三伏天,中午气温高达38度,动辄挥汗如雨。汗水湿透了衣服,但山王镇领导和人民调解员连午饭也顾不上吃,便连轴转了起来。首先他们对双方争议的根源——围墙用地进行了调查,并和有关部门联系,进行了核实,发现争议用地的使用权实属村集体,而不属于刘某和张某任何一人。带着这个调查结果,镇领导和调委会调解员立即赶往现场,同村调解委员会的同志一起研究方案,迅速着手调解。首先,耐心地询问本次纠纷事件的起末,认真听取双方的诉求,对张某因所谓风水问题推倒院墙的迷信做法进行了严肃批评。同时采取冷处理,根据双方的性格特点,让双方静下来,并从法律的角度以案释法,对双方的行为进行法律分析,指出行为的违法性及其带来的法律后果,让双方真正能入耳、入心、入脑;对围墙用地经调查发现使用权属村集体的结果,向双方当事人进行了通报。其次,又请出本村民组威望较高的同志出来,晓之以法,明之以理、动之以情,让双方当事人及其族人认识到了先前过激行为的严重性,解开了内心的疙瘩。再次,考虑到此争议地点属荒地的特殊性,又同村委会进行协商,经同意,将本属村集体所有的争执用地交由刘某和张某无偿使用。在炎炎的烈日酷暑下,双方当事人终于被调解人员的真诚所感化,各自向对方表示了歉意。经过近两个半小时的公开调解,并进行了十次的测量定界之后,刘某和张某达成一致,签订了以下调解协议: 1、从张某家正南墙向南量6米,6米以内给张某家使用;2、从张某家正墙东墙向东量1米,1米以内给张某家使用,1米以外给刘某使用;3、张某家同意刘某家的院墙取直并继续修建;4、双方不得再就此事发生纠纷。小山村又恢复了往日的安宁与祥和。
(安徽省淮南市八公山区山王司法所提供)
点评:
本案作为一起在农村常见、多发的邻里纠纷,由于迷信思想、宗族势力、土地使用权、相邻关系等因素相互交织,错综复杂,稍有不慎,就会导致矛盾激化,后果不堪设想。案例中当事人在已经酝酿好报复计划,行将实施的危急情况下,调委会兵贵神速,第一时间到达危机现场,采取有效措施,全力控制局面,避免了事态的恶化和恶性案件的发生。随后人民调解员在充分调查走访的基础上,搞清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依法明确了责任,找到了矛盾症结点,使后面的调解工作有的放矢。在具体调解过程中,人民调解员综合运用多种调解手段,首先,充分借助“外力”,人民调解并不是调解员的孤军奋战和单打独斗,要注重利用政府机关、专业人士等多种资源、全力依靠人民群众开展人民调解工作。这次调解工作中镇领导、司法所亲临指挥,当地有威望的长者也被邀请出面参与调解,多管齐下,全面发力,确保人民调解的效果;其次,结合当事人的性格特点及社会阅历、文化程度等因素,人民调解员敏锐把握当事人心态的微妙变化,耐心细致的宣传讲解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和伦理道德,积极以案释法,把矛盾纠纷调处导入法制轨道;第三,坚持以人为本,服务群众的宗旨,积极帮助当事人解决实际问题。人民调解通过协调将本属村集体所有的争执用地交由刘某和张某无偿使用,照顾了纠纷双方当事人的利益,有效化解了当事人的怨结。通过人民调解员的不懈努力,终于促成矛盾纠纷的妥善解决,为山村重新带来了宁静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