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桑花儿开

发布时间:2021-04-19 11:03  浏览次数:7987    来源:中华全国人民调解员协会


——记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

青海省湟源县大华镇人民调解委员会副主任薛晓莉

冬日的一缕暖阳,透过窗洒在了青海省湟源县大华镇人民调解委员会副主任薛晓莉办公桌一束风干的格桑花上。紧靠花旁,是薛晓莉的人民调解徽章,在阳光照射下格外耀眼。

“我是党的干部,是人民的调解员,我要像格桑花一样坚韧顽强,为人民谋幸福。”法律专业毕业的薛晓莉决心把人民调解当成一生的事业来做,“虽没有穿上法袍,但人民调解为我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只要在职一天就不负人民调解员的使命和职责。”朴素的话语展现出她的坚定,薛晓莉从此便在地处高原的大华镇扎下了根。



图片1.png


薛晓莉(中)起草调解协议

“不见成效,我就辞去副主任”

为提升全镇人民调解工作水平,2001年走马上任镇调委会副主任的薛晓莉,决心用一年时间重新规范调解组织、打造过硬调解队伍,并向县司法局和镇党委政府立下了“一年内调解组织和队伍建设不见成效,就辞去副主任”的“军令状”。

之后,薛晓莉认真查阅全镇调解员登记资料,一村一村地摸底调研,两个月内走遍了全镇25个村。每到一个村,她都仔细询问、详细记录。走完各村时,她的摸底记录已有1万余字。

针对各村调委会存在的问题,薛晓莉有针对性地制定了《健全完善大华镇村人民调解委员会的意见》等有关规定,得到了县司法局和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她又积极协调各村委会,落实调委会办公场所和设施,建立完善各项制度,规范名称、印章等,打造规范化调委会。在她的努力下,全镇调委会健全完善了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等10余项制度,实现了“五落实、六统一”(组织、人员、报酬、场所、制度落实,名称、印章、标识、徽章、程序、文书统一)。

薛晓莉还走村串户,鼓励各村、企业中有一定文化水平、群众威望高、热心调解的村民加入到调解员队伍中。一年后的2002年,全镇建立健全各类调解组织27个,选聘调解员107名,一张覆盖各村、各重点企业的调解组织网络和一支专兼结合的调解员队伍全面建成。



图片2.png


薛晓莉(左三)在社区调解纠纷

“先有‘大家’才有小家”

“你们两口子一个是警察一个是调解员,别人的事儿你们跑得比谁都快,自己的孩子发烧三天了,就是顾不上。”2018年10月的一个周末,薛晓莉的孩子因感冒在镇卫生所打点滴,一旁的婆婆心疼地埋怨。

“薛主任,出大事了,我们村的李老汉差点自杀,你赶紧到县医院来。”婆婆还没“训”完,薛晓莉的电话就响了。事态紧急,薛晓莉硬着头皮向婆婆“请假”,火急火燎地赶到县医院。75岁的李老汉因5个子女都不赡养选择自杀,被发现后送到医院抢救。薛晓莉安抚好老人后,挨个儿走进5个子女的家,法理情并重,讲解老年人权益保护法、讲述中国孝道故事、诉说老人艰辛。在她三天锲而不舍的劝解下,最终子女们就老人赡养问题达成了协议。

这是薛晓莉舍小家顾大家的一个缩影。在调解工作与家庭有冲突时,薛晓莉总是工作优先,把群众利益放在前面。她说,“不是不顾家,是先有‘大家’才有小家啊!”



图片3.png


薛晓莉(中)调解社保资金退缴纠纷

“不仅要调解千家事,更要为党委政府分忧”

薛晓莉常说:“做调解不仅要调解千家事,更要为党委政府分忧,维护好社会稳定大局。”大华镇是脱贫攻坚重点镇,新农村建设和脱贫任务十分繁重,由此引发的矛盾纠纷也成了党委政府的棘手事和老百姓的烦心事。薛晓莉敢于担当,积极调解涉贫纠纷,为全镇脱贫贡献力量。

“再不给钱我们就上访,实在不行就把他们赶出房子。”2019年8月的一个早晨,薛晓莉听到几个人在镇政府门前吵闹。稳住几人情绪后,薛晓莉随即询问缘由,了解到吵闹的是工程开发商和包工头。事情起源于2016年,当时某村部分村民在未与开发商签订协议的情况下,自行搬到开发商新建的新农村安置点居住,直到2019年8月,仍有26户村民未支付800多万元房款。薛晓莉意识到该纠纷涉及金额大、人员多,还事关全县脱贫攻坚大局,处理不当极易造成重大负面影响,便主动向镇党委请缨,接下了调解任务。

走访调解之初,村民们或将薛晓莉拒之门外,或互相观望,没有一家愿意配合她。但薛晓莉没有退却,连夜组织调解员商讨对策,通过解决部分村民孩子上学难、讨要工资难等问题,逐步赢得村民信任。当了解到一次性支付房款,近20户村民会有返贫风险时,薛晓莉想出分期付款的方案,反复做双方工作,最终促使开发商与26户村民分别达成了3-5年分期偿还房款的协议。

“小薛就是矛盾纠纷的稳压阀,有她在,党委政府放心,人民群众安心。”谈起薛晓莉,大华镇党委书记李辉全这样评价。近年来,薛晓莉成功调解涉及脱贫攻坚、新农村建设等领域的重大矛盾纠纷30余件。

“没有胆囊,我就做个‘无胆英雄’”

2020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薛晓莉第一时间深入各村,仅用两天就组织发动了25个村调委会的100多名调解员投入到疫情防控中。随后的几个月中,薛晓莉既当战斗员又当指挥员,在参与巴燕峡检查点24小时轮流值守的同时,每天通过电话、视频了解各村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情况,随时指导纠纷化解。

王家卤肉馆因疫情不能开张与房主就租金产生争议;朱家因疫情期间家人去世不能办丧事大闹村委会……疫情期间,一桩桩纠纷在薛晓莉的指导和参与下得到了妥善化解。而薛晓莉却因长期超负荷工作,导致胆囊炎频繁发作,又因无暇去医院只靠药物止疼,最终胆囊坏死,做了摘除手术。家人心疼她,让她换份工作,她笑着安慰道:“我这点病痛和成千上万个援鄂医生吃的苦、受的罪相比,又算得了什么。没有胆囊,我就做个‘无胆英雄’好了。”

这就是薛晓莉,她总说:“作为调解员队伍中的普通一员,我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事。我还要做得更多,要让镇上的调解工作像格桑花一样绚烂。”而薛晓莉正如格桑花般绽放在高原之上,为美丽高原吐露着芬芳。

 

孟宗勇 青海省湟源县司法局

陈春林 青海省人民调解员协会